湖南衡安名皓检测有限公司

免费咨询热线:

0734-8142007

新闻中心

免费咨询热线:
0734-8142007

信息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信息发布

耒阳市安元锰业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发布时间:2021-05-18 浏览量:580

手机版直接扫码查看PDF

电脑版点击查看PDF

 

衡安公司评价报告信息网上公开表
 
一、 评价报告基本情况
报告编号
HAOHZP-2018-008
评价类别
现状评价
项目名称
耒阳市安元锰业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报告编制人
邓琮清
评价单位
衡阳市衡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耒阳市安元锰业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联系人
周惠
项目地理位置
耒阳市小水镇界冲村
备案/审核/验收部门
 耒阳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现场调查人员
邓琮清、张敏元
调查时间
2018424
建设单位陪同人
周惠
采样检测人员
谭桥香、谢阳平
建设单位陪同人
周惠
采样检测时间
201883日-201885
评审专家
贺性鹏、李佐芬、唐文清
评审时间
2018921
 
 
 
 


二、单位简介
耒阳市安元锰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用人单位)成立于2013年8月,工程总投资3500万元,2015年6月进行试生产,2017年产能基本达到设计能力。场址位于耒阳市小水镇界冲村,厂区设一条年产富锰渣50000吨及副产品生铁20000吨生产线,现年生产规模富锰渣35000吨,生铁12000吨,现有职工21人。
三、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用人单位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如下:
评价
单元
工作场所
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来源分析
工人接触
方式
接触岗位
配料单元
原料投料
矽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噪声
投料及破碎机作业过程会有粉尘逸散,设备运转会产生噪声。
直接接触
铲车司机
原料配料
矽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噪声
配料作业过程会有有粉尘逸散,设备运转会产生噪声。
直接接触
接料工
冶炼单元
炉前上料
矽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高温、噪声
原料上料过程会粉尘产生,各类设备运转会产生噪声,炉体会散发热量。
直接接触
炉前工
高炉冶炼及出料
矽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铅及其无机化合物、氧化铝、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噪声、高温
高炉冶炼过程会产生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铅及其无机化合物、氧化铝等有害气体,冶炼、冷却过程会向周边散发大量热量,致使环境升温,燃烧后灰渣逸散可能产生粉尘危害。
直接接触
卷扬工
辅助生产
单元
机修房
电焊烟尘、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紫外线、手传振动和噪声
电焊作业、切割作业过程产生
不定期接触
维修工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如下:
序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定点检测
CTWA及LEX,8h检测合格率
检测
点数
超标
点数
1
化学因素
混合粉尘(总尘)
3
0
100
2
混合粉尘(呼尘)
3
0
100
3
矽尘(总尘)
1
1
0%
4
矽尘(呼尘)
1
1
0%
5
二氧化硫
1
0
100
6
二氧化氮
1
0
100
7
氧化铝粉尘
1
0
100
8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
1
0
100
9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2
0
100
10
物理因素
高温
2
2
0%
11
噪声
4
1
75
 
 
四、评价结论与建议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分项结论

序号
项目
判断
存在问题简要说明
1
总平面布局和设备布局
基本符合
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2
建筑卫生学
基本符合
冶炼车间热污染防治效果需加强。
3
职业病危害因素
基本符合
部分岗位噪声超标。
4
职业病防护设施
基本符合
粉尘、毒物发生源未布置下风侧;噪声防护设施有待改进
5
应急救援设施
基本符合
未进行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演练;应急救援设施需进一步完善。
6
职业健康监护
基本符合
体检项目、体检覆盖率需进一步加强。
7
个人防护用品配置及使用
基本符合
缺少个人防噪声用品;已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性能无保障。
8
辅助用室
符合
-
9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符合
-
10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基本符合
部分制度及规程需进行完善。
11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
基本符合
警示标识及中文说明需进一步完善。
12
职业病危害告知
符合
作业场所危害告知不足;未与劳动者签订危害告知合同。
13
职业卫生培训
基本符合
培训记录需进一步完善。
14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不符合
尚未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
15
既往职业卫生评价建议落实
-
前期未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

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以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结合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接触人员、接触时间、接触方式、防护措施情况及该行业职业病发病风险综合分析考虑,用人单位属于常用有色金属冶炼,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属于
 
建议
13 建议 
13.1 整改性建议

序号
类型
存在问题
建议整改措施(立即)
1
职业病防护
设施
原料车间接料工的矽尘浓度超出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高炉车间炉前工的噪声强度超出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高炉车间炉前工、卷扬工的高温强度超出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一)噪声
①车间控制室作业时间较长,应采用隔声材料门窗,降低室内噪声强度。
②生产车间工人作业过程应全程佩戴个人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二)粉尘
皮带接料处物料投放落差大,粉尘泄漏较大,应考虑对运输过程采取密闭处理或设置定点通风除尘。
厂区地面积尘应及时清理、冲洗,避免风力等原因引起二次扬尘。
接触粉尘岗位作业过程均应全程佩戴防尘口罩。
(三)高温
高炉车间高炉热源较多,应考虑对作业点附件的高温容罐、管道进行保温隔热处理。
冶炼出料采用浇水冷却,应考虑对冷却工序进行隔离,减少热蒸汽向周边作业点扩散。
加强高温岗位的通风降温,作业点附近设置大功率工业风扇进行通风散热,条件许可下,应在人员较为集中的区域设置水空调等降温设施。
2
个人防护
用品
①噪声岗位未佩戴防噪声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
②已配备的防尘口罩、防毒面罩上未标识其防护性能。
①按《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GB/T 29510-2013接害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防护性能应有保障。
②为噪声岗位作业人员配备噪声个人防护用品。
3
职业健康
监护
①已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仅针对粉尘项目,其他危害因素未进行检查;
②职业健康检查未对接害人员进行全覆盖,体检率不足。
①职业健康检查体检项目应参照本报告书表6-1向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上报职业病危害因素。
②体检项目要求覆盖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应检人群
4
应急救援
①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场所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存在不足;
尚未开展职业危害事故相关应急救援演练。
①煤气净化装置附近应考虑设置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对异常泄漏进行监测。
②高炉车间可能发生有毒气体异常逸散、泄漏情况,为避免有害气体等的积聚,应考虑采用与报警器相关联的应急事故通风设施。
③高炉车间出料口附近,应考虑异常情况下可能有富锰渣、铁渣误入工人眼睛,设置冲洗设施。
④应定期开展职业病事故的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并将演练结果进行公示,可考虑将应急救援内容与安全救援结合进行。
⑤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制度,严格执行《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防止密闭空间作业可能的人员窒息和中毒。
5
职业卫生
管理
①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告知及警示标识不全面;
②尚未建立系统的职业卫生培训体系;
③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内容不齐全,需补充完善。
①应在厂区入口处,设置职业危害公告栏,内容应包括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等,在作业场所设置职业危害告知卡,对作业过程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告知。
②应按报告附件G“警示标识布置建议”完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警示标识布置。
③应补充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和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3.2 持续改进性建议

序号
类型
持续改进措施
1
工程措施
①条件许可下,对破碎车间、高炉车间高噪声设备较多的作业场所,采取进一步隔声、减振措施。
②工艺许可下,对破碎车间原料粉碎等粉尘浓度较大的作业场所,采用湿式作业,降低粉碎过程的粉尘逸散。
③结合厂区布局及生产流程,对成品堆场、灰渣场等仓储设施,采用围挡或覆盖处理。
④条件许可下,对高炉车间有毒有害气体稀释能力一般区域,应考虑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加强作业场所空气对流。
⑤工作场所露天作业岗位较多,受夏季高温影响较大,建议在高温季节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开温度最高的时间段。作业点附近应设置休息室,室内应设饮水装置、通风降温设施,不得以补贴代替职业病防护设施。
2
组织管理
①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制定合理的劳动制度,采取轮岗等作业方式,减少作业人员接触危害时间。
②加强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和环保设施(如煤气洗涤净化装置、布袋除尘装置等)的维修保养,确保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用人单位负责人不断学习职业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不断学习职业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在今后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中更新和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执行,细化、完善相关的执行记录,完善相关档案。
④进一步做好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教育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章程,指导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⑤应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48 号《职业病危害企业申报办法》第四条规定规定要求,将此次现状评价报告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结果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申报。
⑥用人单位应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结合生产工艺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内容,针对企业职业危害事故风险,增加职业病危害事故专项处置方案,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演练。
3
其他补充建议
今后如因原辅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规模等有变化而导致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发生变化及因作业人员生产制度、接触时间等接触情况变化导致接触浓度或强度变化使职业病危害程度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评价。
如今后进行项目建设,应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

 
 
五、技术专家组评审意见及建议
(一)评审专家对报告提出修订意见
 
 
 
 
(二)评价报告修改情况
   会审后,衡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报告中不完善之处进行了修改。
(三)专家组对修订报告的审核意见
经审核,专家同意该评价报告通过专家技术评审,可作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行政审查依据。
经审核,评价单位已按照专家组意见对该现状评价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同意该评价报告通过专家技术评审,可作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行政审查依据。
  •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资质证书 视频中心 公司声明
  • 业务范围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公共卫生、环境技术服务
  • 图片中心 实验室 仪器设备 现场组采样 采样照片
  • 新闻中心 信息发布 政策法规 相关知识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
  •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 免责声明:本站支持广告法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极限化违禁词",如不慎出现仅代本站范围内对比,不支持以任何"违禁词”为借口举报我司违反《广告法》的变相勒索行为!
    本站部分素材来源互联网,以传播信息为目的进行转载,如涉及版权请直接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