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安名皓检测有限公司
0734-8142007
手机版直接扫码查看PDF
电脑版点击查看PDF
报告编号 | HAOHZP-2020-067 | 评价类别 | 现状评价 |
项目名称 | 怀化鑫磊石业开发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 ||
报告编制人 | 肖琳 | ||
评价单位 | 衡阳市衡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建设单位 | 怀化鑫磊石业开发有限公司 | ||
建设单位联系人 | 董婷婷 | 项目地理位置 | 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辰阳镇大洑潭村 |
备案/审核/验收部门 | 怀化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 ||
现场调查人员 | 肖琳、张敏元 | ||
调查时间 | 2020年12月01日 | 建设单位陪同人 | 董婷婷 |
采样检测人员 | 张敏元、祝健 | 建设单位陪同人 | 董婷婷 |
采样检测时间 | 2020年12月01日-2020年12月03日 | ||
评审专家 | 付家胜、李文、戴英健 | ||
评审时间 | 2021年3月25日 |
序号 | 评价 单元 | 子单元 | 职业病危害因素 | 产生原因 | 存在 形态 | 存在地点/ 岗位 |
1 | 露天采场单元 | 剥离 | 其他粉尘 | 挖掘机采剥过程 | 固态 | 剥离岗位 |
高温 | 高温作业环境 | - | ||||
全身振动、噪声 | 挖掘机、自卸式汽车等设备运行 | - | ||||
2 | 钻孔 | 石灰石粉尘 | 穿孔过程 | 固态 | 穿孔岗位 | |
高温 | 高温作业环境 | - | ||||
噪声 | 潜孔钻机、凿岩机等设备运行 | - | ||||
3 | 爆破 | 石灰石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 | 爆破过程 | 固态、气态 | 爆破岗位 | |
高温 | 高温作业环境 | - | ||||
噪声 | 爆破过程 | - | ||||
4 | 铲装、 运输 | 石灰石粉尘 | 铲装、运输过程 | 固态 | 铲装岗位、运输岗位 | |
高温 | 高温作业环境 | - | ||||
全身振动、噪声 | 挖掘机、自卸式汽车等设备运行 | - | ||||
5 | 破碎场单元 | 破碎 | 石灰石粉尘 | 自卸式汽车倒料及破碎过程 | 固态 | 破碎岗位 |
高温 | 高温作业环境 | - | ||||
噪声 | 自卸式汽车倒料及破碎等设备运行 | - | ||||
6 | 装车 | 石灰石粉尘 | 装车过程 | 固态 | 装车岗位 | |
高温 | 高温作业环境 | - | ||||
全身振动、噪声 | 铲车等设备运行 | - | ||||
7 | 公辅 单元 | 供电 | 工频电场 | 变压器、配电屏在变配电过程 | - | 配电房 |
8 | 维修 | 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 电焊维修过程中 | 固态 | 维修作业点 | |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 电焊维修过程中 | 气态 | ||||
电焊弧光 | 电焊维修过程中 | - | ||||
噪声 | 电焊维修过程及设备运行 | - | ||||
作业环境存在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 受维修作业的环境 影响 | - |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 检测点/岗位 | CTWA或LEX,8h检测 | 合格率 | |||
检测点数 | 超标点数 | 检测点数 | 超标点数 | |||
化学有害因素 | 石灰石粉尘(总尘) | 6 | 1 | 6 | 1 | 83.34% |
石灰石粉尘(总尘)-个体 | - | - | - | - | - | |
石灰石粉尘(呼尘) | 6 | - | 6 | - | 100% | |
石灰石粉尘(呼尘)-个体 | - | - | - | - | - | |
物理因素 | 噪声 | - | - | 6 | 1 | 83.34% |
噪声-个体 | - | - | - | - | - | |
工频电场 | 1 | 0 | - | - | 100% |
项目 | 判断 | 存在问题简要说明 |
总平面布局 | 符合 | - |
设备布局 | 符合 | - |
建筑卫生学 | 符合 | - |
职业病危害因素 | 不符合 | a)部分生产岗位石灰石粉尘检测结果超标。 b)钻孔岗位及钻孔工(个体)LEX,8h检测结果超标。 c)部分生产岗位噪声超标。 d)钻孔岗位噪声超标。 |
职业病防护设施 | 基本 符合 | 破碎岗位未采取大面积洒水湿润碎石堆。 |
应急救援设施 | 基本 符合 | 用人单位未制定有关于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 |
职业健康监护 | 基本 符合 | 2020年体检资料不全,未建立员工健康监护档案。 |
个人防护用品 | 基本 符合 | 通过现场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员工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执行不严,部分工人未按照规定佩戴防尘口罩,使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
辅助用室 | 基本 符合 | 用人单位未在生产厂区内设置更衣室。 |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 符合 | - |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 | 不符合 | 用人单位2020年前未委托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 |
职业病危害告知 | 不符合 | 用人单位未与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
职业卫生培训 | 基本 符合 | 用人单位对职业卫生培训工作起步不久,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存在不足。 |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 符合 | 用人单位向辰溪县卫生监督部门申报。 |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档案 | 基本 符合 | 由于制度制定时间较晚,相关制度的执行还不够到位,执行记录不够完善。 |
既往职业卫生评价建议落实 | - | 既往未开展职业卫生评价工作。 |
序号 | 类型 | 建议整改措施 |
1 | a)用人单位应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的要求,在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对进入作业工人进行警示。参见表11-1、11-2补充完善作业场所警示标识、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的设置。 b)每年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根据产品的生产情况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重点加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的日常检测。并在厂区或车间内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将检测结果向劳动者公布,若发现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整改控制措施;将定期检测结果存入本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并向从业人员公布。 c)建议用人单位负责人不断学习职业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不断学习职业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在今后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中更新和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执行,细化、完善相关的执行记录,完善相关档案。 d)建议用人单位加强通过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进行告知,每年对新进员工或在职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相关知识培训;尤其是对上岗前的劳动者以及定期对在岗期间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主要进行职业安全健康法规、职业危害基本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 e)建议对厂区的除尘措施中,增加洒水车洒水频率,以降低二次扬尘。 f)当作业地点日最高气温≧35℃时,应采取降温防暑(设置休息室,夏季发放清凉饮料等措施)措施,并调整夏季作业时间,避免上午十点至下午三点炎热高温时段进行露天作业,适当减少作业时间。 g)建议加强爆破作业管理,严格按照爆破工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事故发生。 h)用人单位今后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同时和员工签订职业危害告知书。 | |
2 | 职业病防护设施(噪声) | 工作场所存在高噪声钻孔设备,作业人员噪声接触强度超出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且噪声岗位作业人员未佩戴个人防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 a)优先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钻孔设备,替代目标手工钻孔设备,实现远距离操作,减少作业人员直接接触噪声、手传振动的机会。 b)钻孔作业人员作业过程应全程佩戴个人防噪声耳塞或耳罩,用人单位应对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进行培训,并对现场佩戴进行监督检查。 |
3 | 职业病防护设施(粉尘) | 工作场所钻孔、破碎岗位作业点粉尘较大,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 a)应优先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钻孔设备,不得使用国家已明令淘汰设备。 b)条件允许下,钻孔作业点附近安装粉尘捕集装置,对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 c)钻孔过程在不影响工艺前提下采用湿式作业,加大作业场所的喷雾降尘。 d)作业人员作业过程应全程佩戴防尘口罩,防尘口罩滤芯应定期进行更换。 e)建议加强对破碎岗位湿式作业,保持矿石在筛选、皮带输送、放料过程湿度,减少矿石在破碎、皮带输送、放料过程二次扬尘。 |
4 | 职业病防护设施(高温) | 检测评价期间非当地夏季高温季节,工作场所露天作业点较多,用人单位应对高温因素予以重视。 a)工作场所露天作业岗位较多,受夏季高温影响较大,建议在高温季节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开温度最高的时间段。 b)作业点附近应设置休息室或遮阳棚,室内应设饮水装置、通风降温设施,不得以补贴代替职业病防护设施。 c)评价期间为非高温季节,建议在高温季节委托有资质机构对作业场所高温进行检测。 |
3 | 应急救援 | b)制定关于爆破应急救援预案,并加强应急救援演练。 c)做好急救药箱等应急救援设施的维护、点检,确保其性能和防护效果。 d)建议用人单位在厂区内设置更衣室。 |
4 | 个人防护 | b)为粉尘浓度较大且需长时间佩戴的钻孔、破碎粉尘岗位配备过滤效率为95%以上的防尘口罩,并选择带呼气阀的款式,佩戴舒适感较好,推荐型号为3M9501v。其他接尘岗位可配备过滤效率为90%以上的防尘口罩,推荐型号为3M 9001。 c)建议加强对员工个人防护用品佩戴的监督力度,使作业工人能够按照要求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d)建建议用人单位为接尘岗位作业人员配备3M防尘口罩代替海绵口罩。建议用人单位采购个人防护用品中,选择相应等级具有安全标志标识(“LA”标识)、检验合格证等信息的个人防护用品。 |
5 | a)用人单位应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委托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应急、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做好职业健康体检报告资料的归档整理,分别建立用人单位和个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b)职业健康体检项目要针对各岗位接害因素进行,体检率应达到职业健康监护要求的100%,且需要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应加大对员工职业健康体检的力度,使每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员工都能进行相关项目的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增加离岗人员离岗时的职业卫生体检。 c)对体检发现职业相关异常人员应重点关注。对于体检发现职业相关异常人员应做好复查工作,如发现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人的按照规定给予送诊和治疗等处置。 d)夏季在提供设有风扇和空调休息场所的同时,为作业工人供应含盐清凉饮料,减少接触高温时间,降低高温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并做好高温体检。 |
序号 | 类型 | 持续改进措施 |
1 | 组织管理 | a)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48 号《职业病危害企业申报办法》第四条规定规定要求,将此次现状评价报告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结果向当地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
b)用人单位会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建议用人单位作业工人进行设备维护时,严格要求遵守操作标准,操作时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降低急性危害发生的风险。 | ||
c)建议用人单位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严格按照已制定的操作规程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管理,并将现场违规作业行为纳入考核范畴,严格督促作业人员遵守公司的规程。 | ||
2 | 工程技术 | 做好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确保其性能和防护效果。 |
3 | 个人防护 | a)进一步完善个人防护用品发放记录,加强员工个人防护用品佩戴的监督力度,使作业工人能够按照要求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b)用人单位应指导员工对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更换,确保防护用品有效性。如佩戴防尘口罩时,应检查其有效期和密封性,保持口罩的清洁;暂时不戴时,不要挂于胸前,应将口罩置于透气的保护袋中,勿使内侧接触其它衣物,以防灰尘和腐蚀性气体污染;下述任一情况出现,都应及时更换口罩:①长时间佩戴所产生异味和脏污;②部件损坏、老化、破损或失效(如头带断、变松,鼻夹断、脱落,面罩本体破损、变形等);③ 颗粒物累计量过高,使用者感觉阻力明显升高(憋气感)。 |
序号 | 类型 | 建议措施(预防性) |
1 | 其他补充建议 | 今后如因原辅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规模等有变化而导致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发生变化及因作业人员生产制度、接触时间等接触情况变化导致接触浓度或强度变化使职业病危害程度发生变化的,用人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评价。 |
2 | 注意工作中每小时后要做短暂的休息,预防固定姿势作业造成的骨骼肌肉的损伤:工作台、椅的高度,前臂与上臂、大腿与小腿成 90 度左右为适宜、工间休息做保健操等。 |
TOP